2019年3月15日晚6点半,流化床与生物质课题组于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315会议室召开了本学期第三次Seminar。会议由陈应泉老师主持召开,杨海平教授、邵敬爱副教授、朱有健老师及50余名硕博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。本次Seminar的共有三位主讲人,分别是刘慧慧博士、向家涛硕士和成伟博士。
陈应泉老师主持召开第三次Seminar会议
刘慧慧以《天然微藻水热液化研究》为题作了科研进展汇报。她先向大家介绍了研究背景:微藻种类繁多,且具有分布广、适应能力强、繁殖力强等特点,暴发式生长会消耗大量氧气,使水体透明度迅速下降,破坏水环境生态系统平衡,影响人类生活环境。因此,她通过水热液化的手段,对微藻的资源化利用进行了研究。接着她向大家介绍了实验的温度、时间、材料比例及原料种类等关键参数。实验结果表明,灰分抑制了微藻的水热转化;脱灰处理后,油相产率升高,固相产率降低。研究显示,天然微藻有转化为能源产品的重要潜力,脱灰处理是将天然微藻转化为能源产品的必要过程。陈老师鼓励大家以她的研究为题,广开思路,积极探索开拓新的研究方向。
刘慧慧作《天然微藻水热液化研究》汇报
向家涛以《VOCs的吸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及个人实验计划》为题作了文献综述汇报,并提出了自己的后续实验计划。首先,他用一个短视频简要介绍了“什么是VOCs?”,VOCs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,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,他结合一些典型VOC的致癌、致畸和致突变的“三致性”,说明了研究VOCs减排与控制的重要性。随后他简单介绍了目前的主流VOCs处理技术,如吸附、催化氧化、焚烧、冷凝、生物降解和吸收等,着重向大家介绍了活性炭(AC)、生物炭(BC)以及活性炭纤维(ACF)对典型VOCs的吸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,并从吸附剂的理化特性和被吸附物的性质两个角度,分析了影响吸附剂对VOCs吸附性能的因素。最后,他提出了自己的后续研究计划,希望通过采用改性生物炭来协同吸附脱除SO2和典型VOCs,从而研究SO2和VOCs的竞争吸附关系以及它们的协同吸附调控手段。到场师兄师姐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与课题,给他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。
向家涛作《VOCs的吸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及个人实验计划》汇报
成伟以《Emission of Inorganic PM from the Combustion of the TOP Pellets》为题进行了科研进展汇报,他的报告主要从研究背景、材料方法、结果分析和结论四个方面展开。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迫切地要求我们使用更加清洁的能源,生物质资源就是这样一种可再生的理想能源。然而生物质的利用却面临着低能量密度、高运输成本、低疏水性和给料困难等问题。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与总结,他研究了将烘焙和成型工艺相结合的方法,以提高生物质的能量密度和保存时间,并降低其运输成本。他的实验以玉米秸秆粉为原料,在电炉、万能材料试验机和立式固定床反应器等设备上进行了一系列研究,探究了不同反应条件,如温度、时间、气流量、给料速率等对PM排放的影响。研究结果表明,烘焙过程会引起成灰元素的含量和赋存形态变化,从而改变PM的排放特性。因此,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解决烘焙成型导致的污染物排放问题。
成伟作《Emission of Inorganic PM from the Combustion of the TOP Pellets》汇报
本次Seminar历时约两个小时,到场同学积极与主讲人互动,他们结合自己的研究背景,给各位主讲人提供了许多思路与方法;老师们也会耐心指出主讲人存在的问题,以帮助他们顺利推进科研工作。整场会议气氛热烈,大家通过听取别人的汇报,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思考与收获。一位研一的同学会后表示,她更加清楚了该如何通过阅读文献,确定研究方向,以及在选择研究方向时该注意的一些原则与标准问题。希望在今后的科研过程中,同学们能够互帮互助,多多交流讨论,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,课题组定会越来越好!
(供稿:向家涛 审核:李思芹)